【2022公益紀實】以文資體驗連結歷史

「文資譽揚獎」與「老屋新生大獎」雙肯定文房
以文資體驗連結歷史

從台北市臨沂街一處轉角的圍牆外,可以探見翠綠的樹木,順著石板路進去,是修復後重現光彩的老屋,滿室的書呼應了這裡的名字「文房」。

一排排的書,與落灑在木地板上的光,共舞出歲月的味道。人們來參觀、打卡,或是靜下心讀一本書,享受塵囂裡的一片寧靜地。

【修復不易 維護更難得】

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陳彥良指出:「文化資產的修復只是一時,真正的經營才是後面的大挑戰。」正因為值得鼓勵,「文房」獲2022年台北市文化局第二屆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譽揚獎」的「管維推廣」優勝,並入選2022年台北老屋新生大獎「非住宅類」。

文房前身為1930年代日治時期的「幸町職務官舍群」,2007年被列為台北市定歷史建築,2013年響應市府「老房子文化運動」,頂新集團旗下頂禾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修復,讓日式老屋恢復原有形貌,後續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運營,2015年開幕,逾4,000本藏書等待愛書人閱覽,並舉辦各種藝文活動與展覽,活化空間。

陳彥良說,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對於文房有文化資產思維上的突破,在租用產權仍歸屬政府的土地跟地上物時,堅持文化資產就該做文化推廣、傳遞地方文化歷史脈絡,所以採取正向積極的作為,直接對外開放使用,擴大觸及的族群。

文房已跨過第一個合約九年,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第二標續約。陳彥良再次肯定:「我很確定現在沒有人這樣做文化資產的經營,他們是很獨特的存在。」

【文房的價值】

「文化資產的重要目的,是保留下來讓後人了解這個城市、這個國家的一些歷史片段。」陳彥良說,很多歷史事件的場域都只有文字描述,人們很少真的身歷其境去理解怎樣的環境發生怎樣的事,透過文化資產,就會有一個畫面,產生更多的連結,如文房,「人們會知道這塊土地在百年間曾經發生什麼變化,並跟他當下生活的時空產生連結。」

所以,當新世代的年輕人踩在木地板上,仰望著頂上有著時間痕跡的木樑,被書環繞著的他們,也許有那麼一刻,忘卻一條街外的繁華,忘卻手機裡的喧鬧,他們可能會揣想起百年前的故事,這便是文房存在的意義。